《汉相倪宽》

1684310710121794.png



  荣子录 主编

  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书号:ISBN  978-988-78122-9-6/W.1177









内容简介:

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都城长安曾出现过一幕这样的奇特情景:大家小户,纷纷车载人担,向官府缴纳租粮。一时间,通往官府的大街小巷车拥马挤,人声鼎沸。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会自愿争相纳粮呢?

这就要从御史大夫倪宽说起了。

倪宽(前169年~前103年),字仲文,出生于青州千乘郡千乘县(今广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天资聪敏,刻苦好学。但因父亲早亡,家境贫寒,衣食不继,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数年后倪宽离开塾馆,为人佣耕,常带经而锄。时值大水,倪宽随母亲逃荒到了汝南郡细阳(今安徽省太和县),在此拜柳林先生为师,学习《论语》、《孝经》等先贤名著,涉猎儒家经典,使他终生受益。后来倪宽回到家乡拜经学博士欧阳生为师,勤习五经,特别是对《尚书》深有研究。

由于倪宽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加以性情温良,恭谨谦让,很为人们所称道,武帝时被郡国选为博士弟子,入太学读书。后经过射策,做了“掌故”。他在担任廷尉文学卒史时,廷尉有一疑难奏折几经奏报,均被武帝驳回,并受到了指责。

廷尉张汤甚为焦虑。恰此时倪宽北地视畜数年后,返京上报情况,闻知此事,便重写了奏文,众人阅后无不敬佩。张汤更为惊叹,遂将倪宽所写的奏折上报,即核准。武帝问张汤:“此奏非俗吏所作,究出何人之手?”张汤把倪宽的情况奏明后,武帝道:“联久闻此人,借未重用。”于是张汤便任倪宽为“奏谳掾”。后张汤升任御史大夫,随荐倪宽为待御史。

从此,倪宽便有了上朝议事并与武帝谈论经学的机会。他引经据典,高谈阔论,阐述详尽,很得武帝的嘉许。一次,倪宽在回答武帝对《尚书》中的许多向题时,语多中肯,武帝大悦,即任他为中大夫,又升任左内史。

担任内史后,倪宽便缓刑罚,理讼狱,礼贤下士,以德化民,忠心耿耿地协助朝廷治国安民。为了使农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经常亲自下乡调査,闻知何地发生水、旱灾情,他便急速亲往安抚放赈。当他了解到不少地区常年多旱时,就奏明皇帝,开挖水渠,并及时颁布了合理用水的“水令”,使大片的农田得到了灌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鼓励农业,调动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倪宽大胆地改革了缴纳租税的制度,主张丰则多交、歉则少交或不交,家庭贫困和老弱病残者,一律暂缓或免征。这样一来,广大农民群众自然衷心拥护,但官府收缴的租粮却相对地减少了。为此,朝廷内部有人便主张将其罢官免职。

倪宽将被免官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使倪宽免遭厄运,各地的大家小户纷纷挖仓掏囤,大车小辆、驴驮担挑地争相向官府交粮。几日后,官府收缴的租粮就超过了附近郡县,位居上等。武帝闻讯,深感倪宽的爱民之德,对他更加信任了。元鼎二年(前115年),倪宽升任御史大夫,后奉诏随武帝封禅泰山。元封六年(前105年),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同修订了“太初历”。

倪宽为官清廉,感时忧民,忠心报国,位列三公。在学业上,他勤奋好学,精于经书,著有《倪宽》九篇、《倪海赋》两篇,还有《封禅颂》等,可惜这些佳作早已遗失。

太初二年(前103年)十二月,倪宽卒于任上,享年66岁,后归葬千乘故里。据旧志记载,原墓地有庙宇祠堂,古树郁郁葱葱,被列为县内八景之一,有“倪冢秋烟”之誉。

倪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是山东特别是广饶人的自豪和骄傲。他善文辞,体恤百姓,兴修水利,修定历法,为我国儒家思想、农业科技以及历法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诚然,由于倪宽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正走向繁荣的时期,儒术倍受推崇,倪宽是汉儒的代表,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很深,所以他的思想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满腹经纶,却从无匡谏,他的下属对此很不以为然。《汉书》中说:“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有所匡谏于上,官属易之。”

倪宽事迹主要来源于《史记》、《汉书》记载和民间口头传颂,今作整理,以飨读者。由于史料匮乏,加之编者水平所限,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指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