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关帝庙大殿保护与研究》

1684309834175026.png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书号:ISBN  978-7-112-17269-6









内容简介:

1965年中国古代建筑修整所和山东省博物馆,对大殿进行了勘察及测绘。提出拆除紧邻大殿东西两侧的房屋,划为大殿相应的保护区范围。由于“文革”爆发,维修计划没得到及时落实。至1975年,山东省文物局拨款8万元对大殿作了一次室内外较全面的维修,但月台宽度尚未复原,大殿东西两侧紧邻房屋没拆除,环境及使用单位仍维持现状。1986年,东营市人民政府拨专款10万元,将广饶县委党校由大殿院内迁出,广饶县博物馆迁于此处。从此大殿作为独立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文物部门的妥善保护和开发利用。随后广饶县博物馆利用1985年山东省文物局拨的专款4万元,对大殿进行了室内外木构建的油漆和屋面清陇等保护工作,大殿月台恢复原宽7,55米,拆除了大殿东西两侧的房屋,使大殿四周有了相应的保护空间。

为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1991年广饶县人民政府筹资20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在大殿院内设计建造了三个仿宋式四合院。全木结构的对称轴线式大门,与该殿紧密配合,互相映衬,构成了气势宏伟的古建群体,成为东营市和广饶县主要的旅游景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97年因天气突然恶化,大殿遭到严重破坏。由国家文物局拨款15万元,对大殿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维修保护。维修方案由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科保中心组织曲阜古建队,对大殿进行了维修。2007年,大殿突然出现局部坍塌,急需再次修缮保护。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及时将大殿险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了书面汇报,省文化厅立即指派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大殿进行了详细勘察,发现大殿存在80%瓦面下滑坡损、部分斗栱歪由、多数木结构腐朽、西山墙体开裂风化等严重问题。同年,该馆将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沪中心编制的《山东广饶县关帝庙大殿抢救性维修保护方案》及《广饶关帝庙大殿抢修工程估算》逐级呈报上级主管部门。

2009年11月5日,国家文物局以文物保函[2009]1318 号对《关于广饶关帝庙大殿抢救性维修保护方案》进行了批复,并于2011年拨付专项维修资金50万元。2012年2月,通过公开招桥确定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作为项日施工单位。维修工程于 2012年4月正式开工,同时被纳人山东省文物保护工程重点项目。

但维修工程正式开工后不久,技水人员发现大殿隐蔽处损毁程度与《方案》差距较大,及时对维修内容进行了调整补充,并将更改补充内容和追加维修资金申请于2012年5月呈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整个维修工程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坚决执行“四不放过”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和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施工现场人员车辆、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和文物保护技术措施施工。

施工过程中,项目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密切协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尤其要做好项目成品的保护工作。整个维修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于2012年7月底圆满竣工。维修后的关帝庙大殿既维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在实现了对古建筑保护的同时,又改善了参观环境。

该书共六章,不仅对关帝庙大殿最近的一次维修的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还对关公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使人对关公崇拜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广饶关帝庙大殿是山东省最早的木构殿堂,它的构建既具有同时期古建筑的一般做法,又有自身的形制与技木特点,为此,本书特增加了《厂饶县关帝庙大殿研究》一章,通过对大殿构架类型、铺作配置与斗栱型制、样式等的深入研究,找到了与国内不同区域古建筑的异同,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型制、结构、用材,做法等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同时,为了确保本书的完整性,我们还对1997年维修时对地面的处理项目和尚未进行的防雷项目一并进行了编录。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