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5月,坐落在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城,东连关帝庙和孙武祠,南临
月河公园,西靠月河路,北依广饶宾馆,占地面积30余亩...【详细】
预约电话:0546-6445162
0546-6401719
咨询电话:0546-6442936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PAGE COPYRIGHT @ 2018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8021867号 官网建设 :中企动力 淄博 证件公示 馆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预约电话:0546-6925305
开放时间:周一下午 — 周日
周一上午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夏令:8: 30-11:30,14:00-17:30
冬令:8: 30-11:30,13:30-17:00
五村遗址
五村遗址位于广饶县东城区中心地带,俗称普救寺,东距淄河4.8公里,是一处以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为一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土状埠台形堆积,中心部位的大汶口文化堆积厚度达2米,东西约370米、南北约600米,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遗址中部和西北部在八十年代因平整土地和农家用土削去近1.2米,破坏严重,周围为浅平洼地。1985年秋,为配合齐鲁石化总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饶县博物馆组成发掘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系统钻探与试掘,至1986年6月结束,开探方(沟)36个(条),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共清理大汶口文化、周代、汉代等时期灰坑(沟)580余个(条);居住址、烧土面(坑)等10余处;大汶口至汉代墓葬106座。共出土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铜器等文物160余件,不可修复的陶器标本一大宗。出土陶器以夹砂为主,泥质陶次之。泥质陶一般未经陶洗,故偶含零星沙粒、岩屑,器表都打磨光滑。陶色以红陶为主,红陶多数都施红陶衣。器型主要有鼎、豆、罐、壶、钵、盆、鬶、盉、鼓等,有极少陶质玩具和装饰品。其中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陶鼓之一。五村遗址彩陶比较发达,还见少量彩绘,均主要施于豆、鼎、壶、罐等类器。色彩有红、深赭、白等。口沿、足部多施赭彩,肩腹部多施红彩。复彩图案常见于鼎、壶、罐、钵等,多火红彩为底,赭彩漫涂,红白彩勾点。主要纹饰为网纹、涡纹、平行线、几何图案等。有 手的器物比较多见,有罐、鼎、杯等。制法主要是手制,以泥条盘筑最常见,个别小件器物或器物附件多为捏塑。口沿、肩、腹慢轮修整也是常有的现象。豆盘及豆柄的接合多为粘贴,鼎足接合多数是粘贴。个别的有扌契卯式接合。遗址上部有商、周、秦、汉时期的堆积,出土铜剑、铜镞、陶鬲、陶鼎、陶盘等遗物。其中战国黑陶盘制作精美,系轮制磨光、压磨图案,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制陶工艺。2006年,广饶县依托该遗址建设了五村遗址森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13年3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