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5月,坐落在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城,东连关帝庙和孙武祠,南临
月河公园,西靠月河路,北依广饶宾馆,占地面积30余亩...【详细

 

预约电话:0546-6445162

                 0546-6401719

咨询电话:0546-6442936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PAGE COPYRIGHT @ 2018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8021867号 官网建设 中企动力 淄博     证件公示                          馆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预约电话:0546-6925305

开放时间:周一下午 —  周日 

周一上午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夏令:8: 30-11:30,14:00-17:30

冬令:8: 30-11:30,13:30-17:00

>
>
>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第二批省级革命文物名录选介(一)

资讯详情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第二批省级革命文物名录选介(一)

作者:
来源:
2023/04/11 10:12
【摘要】:
革命文物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坐落的广饶县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境内革命文物较多。长期以来,我馆始终重视革命文物的抢救性征集保护,目前已拥有革命文物类藏品382件(套)。

2022年底,我馆291件(套)革命文物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革命文物名录。现挑选15件三级以上珍贵革命文物予以简要介绍,本期推出5件精品文物展示。

1、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北海银行印钞样版

国家一级文物。样版质地为铜,长13.5厘米、宽11.8厘米。上为贰角和伍角的部分样版,下为贰角币整版,最下边缘处还有未知面值的样版留存。

抗战初期,为打破敌人封锁与围剿,维护和稳定根据地金融,发展生产,保障供给。1938年10月,北海行署率先在掖县建立了北海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首次发行的面值有1角、2角、5角、1元。由于抗战形势严峻,不久印钞厂就遭到敌人的破坏。1940年又在鲁西北建立了清河分行,1943年日伪进行大“扫荡”,印钞厂受到严重破坏。印钞厂为避免遭受敌人的骚扰和破坏,厂址不断变迁,先后搬迁至寿光、博兴、广饶、垦利、沾化、利津等地。清河印钞厂最初多采用石版、铅版印钞,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又增加了更先进的铜版印钞设备。

做为印刷工的任正,出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转业时带回此版留存纪念。他去世后由女儿任丽荣保存。1992年春,广饶县博物馆(今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筹备东营市首届历代货币展时,任丽荣将此样版捐献国家。

在抗日烽火燃遍齐鲁大地的岁月里,北海银行从初建到成熟,历经坎坷。这块印钞版历经沧桑保存至今实属珍贵,它为研究北海银行以及清河分行印钞厂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精忠保国”匾

国家一级文物。匾长162厘米、宽62厘米。木质,黑底红字,匾额题款为“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上旬为抗战同志光荣纪念”,中间刻有“精忠保国”四个大字,落款是“广七区全体民众敬赠”。

1945年农历正月,广北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俗话说:“上山打虎亲兄弟,上阵杀敌父子兵”,在这次大参军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父送子、姐送弟、妻送郎参军的感人事迹;涌现出了“一门四英雄”等英模人物和商家连、周家连等模范村庄。广大群众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仅三天时间,就有3300多名新战士入伍。因而受到了渤海区党委和军区的通令嘉奖,也受到了中共华东局的通报表扬。王道村积极响应号召,一次报名参军者达一个连,并且连长、指导员都一次配齐。连长是王树宾,所以当时该连被称为“王家连”。民国三十四年二月,广七区全体民众为表彰该村抗日救国的革命精神,特赠此匾。1983年,王道村党支部将此匾捐献国家。

3、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义亭区敬赠任芳亭家“军属光荣”匾

国家一级文物。1937至1942年,广饶县大王镇封庙村任芳亭一家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抗日救国的革命阵营,一家先后有9人参军参战。这9人分别为任梦林、任芳亭、任秀亭、任华亭、任荷亭、任仪亭兄弟六人,另有任芳亭之妻延英、任秀亭之妻陈秀英、长子任立堂三人。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广饶县义亭区公所、各救会为表彰他们的革命业绩,特赠“军属光荣”木匾一块。此文物是他们一家九口人浴血奋战,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见证。

4、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民族先锋”匾

国家一级文物。匾木质,长164厘米、宽63厘米,黑底红字,上刻有“民族先锋”四个大字,落款为“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上旬为抗战同志光荣纪念”字样。

1945年农历正月,广北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广七区人民群众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北常村仅有42户人家,结果有44人报名参军或参加革命工作,其中有4户每家2人参军,给全区人民做出了榜样。为此,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上旬,广七区全体民众为表彰这些抗战同志的革命精神,特赠“民族先锋”光荣匾一块。

5、中华民国常西伦送情报时使用的小推车

国家一级文物。小推车木质,高93厘米、通长200厘米,木轮直径85厘米、车把宽113厘米。在小车顶部左侧车脊后端有一深10厘米、直径1.3厘米的圆孔,此孔就是用来放情报用的。1937年至1946年期间,常西伦任我党地下交通员,负责广饶至寿光、青州等地的情报传递工作,将重要的文件和指示卷成小纸团塞入圆孔内,外面再遮挡住,并以推运大粪为掩护,多次安全传递了上级党的文件和指示等重要情报,为我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广饶县丁庄乡(今丁庄街道)南常村常耕同志将此车捐献国家。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