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5月,坐落在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城,东连关帝庙和孙武祠,南临
月河公园,西靠月河路,北依广饶宾馆,占地面积30余亩...【详细

 

预约电话:0546-6445162

                 0546-6401719

咨询电话:0546-6442936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PAGE COPYRIGHT @ 2018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8021867号 官网建设 中企动力 淄博     证件公示                          馆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月河路270号                 预约电话:0546-6925305

开放时间:周一下午 —  周日 

周一上午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夏令:8: 30-11:30,14:00-17:30

冬令:8: 30-11:30,13:30-17:00

>
>
>
广饶交通局退休干部李光辉向我馆捐献重要文献资料

资讯详情

广饶交通局退休干部李光辉向我馆捐献重要文献资料

作者:
赵金
来源:
2022/01/20 14:18
【摘要】:

         2022117日,广饶县交通局退休干部李光辉向我馆无偿捐献一批重要文献资料,有1983年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者荣誉证书》及奖章,1949年上海军管会农林处农业工程队《服务证》等,共计30件。这些物品全部是他父亲李瑞龙遗物。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业务人员对物品进行了逐一清点,登记入库保管,并向李光辉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

    李瑞龙,广北农场第一个山东省工业劳动模范,192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由于家庭贫困,14岁辍学拜师学习汽车修理。1947年,李瑞龙凭借熟练的修车技能,到上海机械农垦管理处做工谋生,开始接触各类农业机械。1949年上海解放,李瑞龙所在的上海机械农垦管理处被上海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整建制转为华东局农林水利部农业工程处。

         19499月,李瑞龙奉命率领学员来山东,按照山东省实业厅的安排,奔赴济南、惠民、乳山等地实施农机维修,并在济南市东郊洪家楼指导创建了山东省第一个农业拖拉机站。

         1950年春,李瑞龙瞒着家人,在上海相约六个同事悄悄地筹备起农场建设所需要的机械装备。用了二十天时间,把运往农场的机械装备分批次送到真如火车站,托运至山东张店火车站。随后,他和其中一名同事开着两辆卡车来到山东,从张店火车站把机械装备运输到农场,历时两个月时间到达农场临时筹建处——广饶县第七区三岔村。在这里,他们和农场的第一任场长夏林汇合,驻扎下来,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农场筹建工作。李瑞龙的梦想就是将广北农场建成机械化国营农场。

         1950年,有一批美式农业机械托运到农场,这些机械需要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组装调试,但等了近一个月,迟迟不见国外专家。农时不等人。在副场长徐明光的支持下,李瑞龙主动请缨,挑起重任,带领大家昼夜奋战,对美式农机装备进行组装和调试。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一台台洋农机被新中国的年轻技工们所征服,乖乖地驶向等待开垦的盐碱荒地。

    据老机务工人回忆,1950年到1963年间,广北农场先后拥有6个国家生产的20个型号的拖拉机,号称拖拉机联合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农机院校的学生竞相来农场实习;刚分配到农场的农机手大都没有接触过农机,从速成班结业的拖拉机手也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农机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在副场长徐明光的组织指导下,李瑞龙又担起了实习指导,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操作。1952年麦收时节,一台美式自走收割机因发动机油管磨破未被及时发现,造成轴瓦损坏。在无备件无设备的情况下,李瑞龙自用烙铁挂巴氏合金,靠刮刀完成最后工序,因无前人经验,几经返工,突击抢修三个日夜,终于修复好机器。五一农场有一台牵引收割机的拖拉机,在麦收关键时刻故障停机,特派专车来请李瑞龙。到现场后,他根据操作人员的描述,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手到病除,很快就让机器投入生产,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1962年,农场调入一台苏产发电机组,在张店火车站提货,因整机很笨重,一根曲轴就有5吨多重,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运载到农场的。李瑞龙就将整机分解成零部件零星运回。当他组织人员拆完待运时,有座发电机主机超高又上晃,途中有20多公里的土路,运行极不安全,汽车驾驶员不愿承担风险,拒绝运输。李瑞龙勇挑大任,敢于担当,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将设备安全地运回广北农场。

1978年,广北农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3台,联合收割机21台,主要农机具180台,农用汽车17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5%,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化农场,所有耕地全部建成了林、田、路、沟、渠统一规划的条田。19888月,广北农场第一任场长夏林在给李瑞龙的书信中曾这样写道:“回想起来,建场初期若不是你凭着一辆工程车便解决机车的维修问题,并进行各种农机具改装,农场各项工作的开展那真是寸步难行啊!你是对农垦事业发展有过功的人。”

         19512月,李瑞龙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工农兵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成为广北农场建场后推选的第一个省级工业劳动模范。1956年从技工转为助理工程师,同年任广北农场修理厂主任;1963年又晋升为工程师。这位从工人中走出来的工程师,1978年出席了惠民地区科学技术大会,曾当选政协广饶县第一届、第二届委员。198312月荣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记者荣誉证书。1984年,李瑞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实现了他不变的人生追求和政治夙愿。

    从上海到山东建设农场,李瑞龙是瞒着家人。一年后,他回上海探亲,把在农场奋斗的经历讲给妻子听,希望妻子和他一起到农场安家,妻子不愿丢掉上海国棉厂纺织工这份工作,李瑞龙回到农场后,又多次书信劝说妻子。看到李瑞龙建设农场的决心这么坚定,妻子只好辞职,带着结婚时的三只皮箱和所有家当,领着李瑞龙9岁的弟弟一起来到农场安了家。都市一别,李瑞龙全家就与农垦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李瑞龙曾对儿子李光辉说:“农场给过我山东省劳动模范、国家先进工记者荣誉称号,我要对得起党和国家给的荣誉。我毕生献给了国家农垦事业,无半点私心,无愧于国家和民族。”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